在工业无损检测的领域里,超声波探伤与磁粉探伤是两种不同的检测技术,它们各有所长,一个用于检测工件表面,一个用于检测工件内部,两个探伤技术是可以同时使用的。
磁粉探伤技术介绍
磁粉探伤主要适用于铁磁性材料,当铁磁性材料被外加磁场磁化后,要是表面或近表面存在裂纹、折叠、气孔这些缺陷,原本均匀分布的磁力线就会在缺陷处发生畸变,产生漏磁场。这时候,把磁粉(干磁粉或磁悬液)施加到工件表面,漏磁场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,将磁粉吸附过来,形成清晰可见的磁痕,缺陷的位置、形状和大小也就一目了然。
超声波探伤技术介绍
超声波探伤利用频率大于20kHz的超声波,能够穿透金属材料。当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遇到内部裂纹、夹杂、气孔等缺陷时,就像光遇到了障碍物一样,会发生反射、折射和散射。探伤仪通过探头接收这些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,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处理,就能根据波形的变化,准确判断出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性质。
超声波和磁粉联合探伤形成优势互补
磁粉探伤与超声波探伤,在检测范围上实现了完美互补。磁粉探伤凭借自身特性,对表面及近表面(3mm内)的开口型缺陷有着天然的“敏感度”,而超声波探伤则是专注于内部缺陷的“深度探索者”。
将两者结合起来,就如同给工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“全身体检”。先利用磁粉探伤对工件表面进行细致检查,快速发现表面微裂纹,初步确定缺陷位置;紧接着,使用超声波探伤对工件内部进行深度扫描,确认这些表面裂纹是否已经向内部扩展,扩展的深度和范围如何。通过这种方式,大大降低了单一检测方法可能出现的漏检风险,确保轮对在高速运行时的安全可靠性。